1. <rp id="eo5af"><sub id="eo5af"></sub></rp>
    2.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高新技術企業

      西安高企獎補!2024年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補貼標準文件及高企認定條件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4/5/13     瀏覽次數:    

      西安市企業朋友們,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獎勵多多,小編今天整理了西安市各區縣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獎勵及申報條件程序要求,如果有西安市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以隨時咨詢聯系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臥濤集團,2012年成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如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專利申請、軟著登記、商標注冊、財稅籌劃、股權設計、軟件開發、高企認定、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都有公司,10多年成功服務上萬家企業,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

       

      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政策

      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據《西安市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支持政策實施細則》(市政辦發〔20205號),給予20萬元一次性補貼?!菊呶募轿恼履┪病?/span>

       

      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贈與、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疇;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照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西安市各區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政策

      雁塔區:依據《雁塔區30條措施扎實穩經濟》對首次通過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省市獎勵基礎上再給予5萬元研發補助;對重新通過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省市獎勵基礎上再給予2萬元研發補助。

      經開區: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依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主導產業發展暫行辦法》,獎勵5萬元;再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給予3萬元獎勵。

      碑林區:對首次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獎勵5萬元;

      蓮湖區:依據《西安市蓮湖區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對新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并列入區上科技企業培育數據庫、定期報送有關資料的科技企業,企業按照貸款協議約定償還本息且信用良好,按照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貼息補助,對連續三年評價入庫并列入區上科技企業培育數據庫、定期報送有關資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按照貸款協議約定償還本息且信用良好,按照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貼息補助。

      鄠邑區:對首次通過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依據《鄠邑區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鄠政辦發〔201981號),每戶獎勵5萬元,對首次認定的市級高新技術企業,每戶一次性獎勵1萬元。

      灞橋區: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依據《灞橋區穩經濟42條措施》(灞政發〔202225號)給予每戶10萬元獎勵;對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每戶5萬元獎勵。

      港務區:依據對《西安國際港務區扶持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對首次通過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尚未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給予8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航空產業基地:對首次通過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獎勵5萬元;依據《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高新區:對首次入庫成功企業并需入庫培育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企業能拿到1萬元/家的獎勵,對經入庫培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入庫培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且上年度營業收入過億元以上(含)的企業,給予1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入庫培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且上年度營業收入五億元以上(含)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入庫培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且上年度營業收入十億元以上(含)的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依據《西安高新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

      未央區:依據《未央區穩經濟20條措施》,對新增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戶給予5萬元獎勵;對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戶給予3萬元獎勵。

      新城區:對首次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獎勵5萬元

      曲江新區:依據《曲江新區關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申請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6萬元。

      臨潼區:對首次通過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獎勵3萬元(往年)

      浐灞生態區: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依據《西安浐灞生態區支持金融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西浐灞發〔2021167號),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復審認定通過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

      高陵區: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據《西安市高陵區穩經濟保增長若干措施申報指南》(高政辦發〔202214號),給予10萬元一次性扶持。

      秦創原優惠政策(灃東、灃東、空港、涇河、秦漢):依據《西咸新區關于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的若干政策》《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政策包(總窗口)》,省上對于秦創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獎勵5萬的基礎上,再給予15萬的一次性獎勵,秦創原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省市獎勵基礎上再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進入新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給予8萬元一次性資助,對重新通過認定的高企,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楊凌示范區:依據《支持秦創原農業板塊建設若干政策的實施細則與工作指引》,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示范區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滿重新通過認定的,給予5萬元獎勵。

       

      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政策文件:《西安市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支持政策實施細則2020年發 有效期至2025年】

      一、支持方式、標準和條件

      (一)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建立技術改造項目庫,在庫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對固定資產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年度給予獎補。對已完工項目,經驗收合格后,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對已完成計劃固定資產投資額50%以上的跨年度項目,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項目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在下一年度核算、兌付剩余獎勵資金。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二)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上年度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排行榜中,對首次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制造業企業,給予300萬元獎勵;對首次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給予200萬元獎勵。同一企業同時入選兩個榜單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三)支持企業規模進檔。對上年度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300億元、500億元、100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四)支持企業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對工信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獎勵。同一企業獲得多項認定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五)支持產業集群發展。圍繞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每引進一個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產業鏈配套企業,項目完成全部投資后,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給予招商主體獎勵。其中:

      1.招商主體為龍頭企業的,每引進一個,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2.招商主體為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的,每引進一個,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年度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投資局、市財政局等,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

      (六)支持零部件配套企業。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的零部件配套企業租用標準廠房的,自正式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時間起,前三年免租金、后兩年租金減半,減免的租金由財政資金分年度給予補助,補助資金由市、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財政按1∶1的比例分擔。補助金額按企業年度實際租賃面積和單位面積租金進行核算(單位面積租金最高不超過園區平均租賃價格)。同時,應滿足以下條件:

      1.租賃企業與標準廠房建設運營單位無關聯關系,租賃合同租期不少于三年,廠房自用且用于生產;

      2.標準廠房應由龍頭企業、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或經認定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投資建設;

      3.入駐標準廠房配套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向龍頭企業提供制造業產品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

      (七)支持園區建設標準廠房。對投資新建三層及以上標準廠房的投資主體,按100/平方米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經有關部門審批,將原有標準廠房加層改造的,按100/平方米(不含原有部分)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新建重裝設備標準廠房的,按50/平方米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50萬元。新建(改建)的標準廠房面積須達到1萬平方米以上,且按計劃完成項目竣工驗收。投資主體以前享受過工業發展專項資金股權支持標準廠房建設的,須回購已到期的優先股股權。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從外地引進或本地企業實施的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制造業新建項目,自項目正式開工之日起3年內完成全部投資的,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投資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九)支持企業退城入園。對于搬遷至符合產業規劃的開發區或工業園區,繼續從事制造業生產的企業,以其原廠址周邊商業用地同期評估價格扣除政府計提后的資金規模為基數,按不低于50%的比例協商確定土地補償標準,計算補償費用(包括土地收儲、財政補助、搬遷補助、安置職工等)。由收儲其土地的市、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政府(管委會)支付企業應補償費用的50%,用于啟動搬遷工作。企業搬遷項目在約定期限內完工的,經驗收合格后,再支付企業應補償費用的50%,用于企業轉型升級和擴大規模。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市資源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等)

      (十)支持企業協同發展。鼓勵制造業企業之間,以及市級重大工程項目與制造業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制造業企業使用或供應制造業產品年度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重大工程項目使用制造業產品年度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上年度無使用或供應的,從有使用或供應的第二年開始執行。供需雙方須無關聯關系。同一年度,同一企業僅可作為使用或供應的其中一方申報補助。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十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圍繞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對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以上、增速在30%以上的企業,按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1%給予獎勵。其中:

      1.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含)至1億元,上年度增速在30%(含)至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50萬元;上年度增速在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2.主營業務收入在1億元(含)至2億元,上年度增速在30%(含)至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150萬元;上年度增速在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200萬元;

      3.主營業務收入在2億元(含)以上,上年度增速在30%(含)至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250萬元;上年度增速在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3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數據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

      (十二)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對位列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知名行業榜單,以及行業龍頭、獨角獸、獲得中外知名獎項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機構),在我市投資落戶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專業認證、數字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投資完成后,按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落戶企業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投資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十三)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對上年度完成首次上市或掛牌要求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的一次性獎勵。其中:

      1.在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相應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手續公函后,給予500萬元獎勵;

      2.在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相應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手續公函后,給予400萬元獎勵;

      3.在境外主要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外匯監管部門證明文件或銀行相應外資進賬單后,給予300萬元獎勵;

      4.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取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同意其掛牌的公函后,給予10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等)

      (十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年度研發經費投入在500萬元以上、研發投入強度(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在3%(含)以上的制造業企業(上一年度已納入規模以上企業),按研發經費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其中:

      1.研發投入強度在3%(含)至10%的,按研發經費投入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0%(含)以上的,研發經費投入在500萬元(含)至2億元的,按研發經費投入的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400萬元;研發經費投入在2億元(含)至5億元的,補助600萬元;研發經費投入在5億元(含)以上的,補助1000萬元。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十五)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十六)支持企業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對列入省市技術創新項目計劃,直接投資額(包括設備購置、技術轉讓、專利和軟件購買及研發費用等)在1000萬元以上,具有較好產業發展示范作用、相關技術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科技獎、專利獎等獎勵的重大技術創新項目,給予10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十七)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對來源于高校院所,或與制造業企業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在企業實施轉化的項目,總投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按科技研發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在企業實施產業化的項目,按技術改造項目獎勵標準執行。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十八)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對認定的、無關聯關系的軍工單位和民口企業,軍工單位使用民口企業制造業產品或制造業民口企業為軍工單位供應產品年度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3%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財政局等)

      (十九)支持軍民融合民口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對認定的軍民融合民口企業,上年度獲得國家條保資金、預研資金、科研資金、兩維經費等研發經費支持的,按國家研發經費的10%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同一企業獲得多項支持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財政局等)

      (二十)支持試點示范企業。對上年度首次獲得國家級相關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的一次性獎勵。其中:

      1.對認定為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企業(項目、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

      2.對認定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二十一)強化國家資金配套。經省級、市級、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逐級審核上報,企業(機構)獲得的國家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專項資金,由市財政按比例給予配套獎勵。其中:

      1.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相關資金支持的,按1∶1的比例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2.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等相關資金支持的,按1∶0.5的比例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

      (二十二)加強企業人才培養。每年組織2批制造業企業家赴先進制造業發達地區培訓學習;每年組織2批制造業企業家赴先進制造業發達國家培訓學習。每批次參加國內外培訓的企業家分別不少于30人、20人。參訓企業家由市級部門、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推薦產生。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等)

      (二十三)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對總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新建項目,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相關區縣、開發區及西咸新區相關新城,可按照不低于企業拿地成本的標準,采取專項資金扶持和代建專用基礎設施等補助政策,緩解項目落地資金壓力,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同時,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可按照西安市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和土地實際取得成本綜合確定工業用地掛牌起始價(底價)。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市資源規劃局等)

      (二十四)設立市長特別獎。成立由市長(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組長)擔任主任的西安市市長特別獎審定委員會。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推薦產生候選人,由市長特別獎審定委員會按照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進行評選,并經市委、市政府審定,擇優確定獎勵對象,其中,評選市長特別獎”20名,分別給予50萬元獎勵;評選市長特別獎提名獎”30名;獎勵對象均授予獎杯和榮譽證書。推薦評選工作,全程由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并參與監督和公示等相關工作。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

      (二十五)支持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對于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經相關市級部門、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上報市政府研究通過后,實行市政府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相關資金由市財政專項列支,不納入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預算和支出進度管理范圍。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等,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

      二、政策申報

      (一)申報獎勵及補助類資金支持的單位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申報單位是在西安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機構或科研院所。其中,申報單位為制造業企業的,須為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申報單位生產經營狀況和銀行信用良好,依法納稅、誠信經營,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未被納入部門監管失信黑名單,年內無重大違法失信記錄。

      (二)申報、審核程序及要求

      1.市級有關部門,要按照本實施細則,分別確定政策申報的各項具體要求(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有關要求,凡是通過信息共享能夠獲取的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不再要求企業重復提交;凡是計劃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實地察看核實的企業賬目、設備、合同、發票及付款憑證等內容,申報材料中只提供憑證明細,原則上不再要求企業提供資料原件或復印件),報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

      2.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印發申報指南,并做好相關征集工作。市級有關部門配合做好申報指南的發布工作。

      3.企業按照自愿原則,向區縣、西咸新區、開發區工業主管部門提交政策申請和相關佐證資料。對稱號類和配套類獎勵,企業只需提供落實政策的申請。

      4.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工業主管部門分別按照要求做好組織申報工作,并協調同級相關部門進行初審,聯合上報申請文件。

      5.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申請文件和資料后,按照職責分工由市級有關部門開展審核工作。

      6.市級有關部門分別組織專家或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申報企業或項目進行審核,并出具審核意見。對稱號類和配套類獎補事項不再進行現場核查。

      7.市級有關部門分別制定擬扶持計劃,報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審定后,向社會公示。

      8.公示無異議后,市級有關部門會同市財政局共同下達資金計劃,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資金撥付工作。

      三、管理監督

      (一)申報單位按規定時限和有關要求,整理并上報資料,對申報事項的真實性、合規性和資金使用負責。

      (二)相關事項涉及的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對其出具的報告的真實性、公正性負責。

      (三)對弄虛作假騙取獎補資金,截留、挪用、轉移或侵占獎補資金,擅自改變承諾實施事項等行為的企業和中介機構,視情況責令限期整改、停止撥付資金、收回已撥付的資金,情節嚴重的列入信用黑名單,取消企業申報或中介機構審核市級財政扶持資金資格三年,同時,按照相關規定對項目單位和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四、附則

      (一)《實施意見》中,財政資金、基金設立、土地保障等通過政府行政工作落實的政策條款,由相關部門另行制定實施細則或按已出臺的相應政策抓好落實。

      (二)本實施細則涉及內容與其它已出臺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復的原則執行。

      (三)本實施細則涉及的稱號類、項目類、研發類、上市類等不同類型的支持政策,企業可同時享受。項目類獎補政策,同一項目不能重復享受。

      (四)企業對獲得的獎勵類資金,可安排不高于10%的比例,用于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

      (五)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51231,由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相關單位負責解釋。

       

      如果您在申報上有什么問題,可以聯系小編咨詢。我們有專業的項目申報老師為您解答!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企業產品百度首頁關鍵詞排名、企業品牌推廣、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均可聯系小編咨詢,專業團隊為您提供產品關鍵詞、企業品牌優化服務!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